金年会榜样 | “拼命三郎”吴东振的精彩答卷
发布时间: 2021-03-31
“晚上我们加完班时,吴总办公室的灯经常是亮着的。他低血糖,加班吃不上饭,经常头晕、手抖,让人心疼。”
“他一直奔波在路上,2020年,吴总飞行里程超过15万公里,能绕地球四圈。”
“现在,他累病了,住院了,吴总又把办公室‘搬’到病房里了……”
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吴东振,是金年会农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强度的工作对吴东振的身体消耗太大,2021 年年初,他因心脏不适,终于“妥协”住院。而在住院期间,他仍然放心不下工作,公文一份接一份的签批,对项目的进度毫不放松。有员工说,吴总好像并没有因病休养,更像是“普通的出差”,处理文件和接打电话都一如往常。
“我很享受努力之后获得成果的快乐。”吴东振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或许正是这位“拼命三郎”的力量源泉。
开疆扩土 撬动亿万蓝海市场
“切实担起社会责任,举企业之力、聚人才之智,迈出乡村振兴坚实步伐。”2020年12月12日,2020年(首届)中国农业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举行,吴东振带领的金年会农业集团被授予“中国乡村振兴社会责任企业”奖项。回顾金年会农业集团四年来取得的突破式发展,吴东振只是淡淡地道出五个字:“累并快乐着。”
细数吴东振的职业生涯,他当过老师,做过律师,在市政府办写过材料,也在住建局抓过城建工作,随后又去菏泽市水利局任副局长……直到2016年,吴东振告别曾经熟悉的党政工作,来到金年会集团担任圣都水务的董事长,开始为金年会集团的发展描绘新的蓝图,成为打造资产二百多亿的农业集团掌门人。
5年前的圣都集团是一家专门做水务的公司,规模不大,资产只有十个亿,每年收入不到一个亿,净利润基本为零。当时国内水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存在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的行业属性,圣都集团如何突破水务行业的客观属性?又该重新找到适合圣都集团发展的新路径?
无巧不成书。正当吴东振一筹莫展之际,一条远在新疆的消息为他打开了新思路。2017年,吴东振到新疆出差研判水务项目,却意外掌握到当地农业项目信息,当他看到新疆人口少、土地面积大、资源广的地理特点,他立刻想到新疆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当他正想进军新疆农业产业时,周围却出现各种声音:“多少人带着一麻袋钱去新疆,最后只带回来一件破衬衫!”“你们本身是做水的,根本不懂农业。”“现在局势不稳,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
吴东振从政多年培养的敏锐洞察力让他对新疆农业发展有着超前的预判。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农业领域竞争依然激烈,但是农业市场相对来说还算是朝阳产业,经营主体大多存在着“散、乱、小”的弊端,这为国有企业进军农业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绝佳的机遇。再加上新疆作为我国主要棉产区,产地面积近五千万亩,约占全国棉花产业的百分之九十的份额。于是,吴东振毅然决定聚焦新疆农业领域,同时选择新疆棉业作为重要发力点,紧抓这一难得契机,提前布局新疆农业。
吴东振常说,没有什么好干的事情,也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关键看怎么干。2017年,喀什水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6个人组成的新公司迅速进入新疆市场。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公司还是实现一年内流转土地3万亩,合作经营3个轧花厂的经营目标,当年实现收入1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显著的经济效益为集团涉足新疆农业服下“定心丸”。
成绩是暂时的,研究出一套长期适合农业领域的“打法”才是要紧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吴东振提出“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一是转向农业,确立农业的主产业地位;二是转向土地资源控制和农业全产业链。按照这个思路,2019年5月,金年会农业集团正式成立,集团以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沿着“深耕新疆、广拓内蒙、布局全国、走向世界”的经营战略,按照“稳棉、扩粮、增牧、强果蔬”的产业布局,大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多产融合发展新道路。
2020年,金年会农业集团在新疆开拓六大片区,建立十多家公司,流转合作土地300多万亩、合作轧花厂53座、种植加工销销皮棉9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金年会力量”遍布全疆。除新疆外,集团还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区拥有32家二级公司,涉及棉花、粮食、牧草、畜牧、林果、蔬菜及农业施工、农田水利、循环经济、市场物流等多个产业。2020年,金年会农业集团收入168.66亿,净利润4.53亿。
发展惠民 视乡村振兴为己任
“我们一直秉承着干党委政府提倡的事情,干老百姓干不了的事情,为政府分忧解难,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早4年前,吴东振就在考虑如何帮助更多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吴东振坦言,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掩藏着万亿级的产业。对企业来说,更是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必须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发挥国企引领带头的示范作用。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产业拉动,需要农业企业进行带动。但由于中国农业企业长期存在“散、乱、小”问题,难以带动本地农业产业朝着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如果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赖于国有企业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对此,金年会农业集团一方面流转土地,对土地进行高标准整理,通过合作经营、合作种植的方式,解决百姓就业难题;另一方面,集团向当地合作方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对方解决种植过程中农资、农机、种子、技术问题,双方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当地农业企业良性发展。
“我们把90%的利润让给农民和合作方,让当地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不忘集团‘上善若水 发展惠民’的发展理念。”吴东振充满了哲学思维,他认为,囯企的首要职责是社会担当,有担当自然有效益。
南疆地区地处天山以南,气温高、降水少、盐碱地较多,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菜少、菜贵、缺菜”是当地居民生活常态。为更好解决百姓吃菜难、吃菜贵的难题,保障更多百姓吃上放心菜,新疆自治区党委于2020年启动实施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戈壁成菜园,荒漠变绿洲。为切实担当企业援疆之责,新疆喀什(山东金年会)现代蔬菜产业园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着,这座4711亩的产业园拥有1000座日光温室、智能化大数据及荷兰温室控制操作和荷兰温室种植,预计今年五月份全部竣工。竣工后,金年会农业集团将为产业园继续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采取1十n模式打造一个南疆蔬菜生产销售平台,积极带动南疆种植户参与生产,帮助农户完成回收和销售,在解决百姓吃饭难的问题上,进一步实现科技扶贫,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四年时间,金年会农业集团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累计创造就业岗位上万个,带动脱贫致富5000余户,惠及贫困人口3.5万人,拉动当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放眼未来 做高端农业引领者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尽管平时很累,但是当取得成绩的时候,这些困难和累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做出事业来,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吴东振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心系发展根本,一刻也不敢停息。
“出差旅程太长,我习惯性地会在途中考虑集团未来的发展。”在吴东振十五万公里的飞行里程中,他总结出“稳棉、扩粮、增牧、强果蔬”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深耕新疆、广拓内蒙、布局全国、走出国门”的经营理念,利用新疆作为大本营,开拓内蒙市场,吸取国内最优秀的资源走出国门,坚持利用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来发展金年会农业集团。
分秒必争,但也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吴东振而言,他不做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夜里头脑清醒,闭着眼睛关好灯,我就把想到的思路发到微信上,等到白天再整理。”在吴东振凌晨两三点的思考中,金年会农业集团2021年的战略目标应运而生,他结合集团现状,明确将乡村振兴主产业作为集团主业,同时改变原有的投资驱动模式,减少企业负债。在产业经营方面,实行轻重结合,以轻资产打造为主,强化集团的收入和利润,同时利用国有资本的优势强企、惠民、赋能,把每一个合作企业做强、做大,做出亮点特色。
日复一日、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消耗着吴东振的身体。为了研判项目,吴东振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节假日,一年的大半时间都在外地度过,不是在谈项目,就是在出差去外地的路上,而开会和加班更成为了家常便饭。在忙碌的工作下,吴东振常常无暇顾及生病的妻子和老人,甚至对自己的健康也“疏忽大意”。直到2021年2月23日中午,吴东振像往常一样忙完上午工作,但一阵从后背传来的疼痛感让他慌了神。“我赶紧吃了两片止疼药,感觉稍微好些才去了医院。”在医生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吴东振只好“住院养病”。尽管吴东振身体不适,但他坚持工作,只是将办公地点从办公桌挪到了病床上,马不停蹄地签批着一份接一份的公文,对项目的进度也是毫不放松。
惜时如金,志存高远。站在“十四五”开启之年,金年会农业集团除了立足实现收入、利润、土地规模、服务人口,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突破外,更是将重点放在打造金年会农业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上,力争“十四五”过后将集团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引领、持续担当、综合强大的农业集团。在产业升级方面,吴东振将带领金年会集团成为有机、高效、高端农业的制造者,让更多人吃得饱,更要吃得好;更要成为智慧农业的引领者,打造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和无人值守的智慧农业,从根本上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朝着现代农业、健康农业、智慧农业大力迈进。(王宗阳 谢辛 张文博 供稿)